旅游產業成助推陜西經濟新動能
改革開放40年來,陜西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大秦嶺秀美的自然風光向全世界展示著陜西旅游迷人的魅力,完善的配套、溫馨的服務,給來陜游客一種別樣的感受。在歷屆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陜西旅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日新月異的歷史蝶變,實現了由單純的外事接待向綜合性行業的重大轉變,由新的經濟增長點向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跨越發展,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闊步前行,成為陜西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多點支撐中的重要極。
陜西正在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構建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旅游業是一個高能級的開放平臺,國際化水平是旅游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同時,國際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和“一帶一路”旅游核心區地位基本確立,絲綢之路起點旅游走廊、秦嶺人文生態旅游度假圈、黃河旅游帶和紅色旅游系列景區等“四大旅游高地”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旅游業成為全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旅游產品體系建設日新月異
陜西省旅游資源的全面開發和建設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旅游業開始由外事接待文化交流為主,轉入以經營服務為主的經濟事業。為接待驟增的海外旅游者,1978-1985年,陜西省有計劃、有重點地開發建設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陜西省博物館、大雁塔、華山、半坡遺址博物館、昭陵博物館、茂陵博物館等20多處具有影響力及深厚文化積淀的旅游產品。1985年,全省對外開放的旅游參觀點105處,其中文物參觀點27處,初步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以文物古跡為特色的6個不同內容和風格的旅游區。
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各地市縣對一些觀賞價值高又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景觀景點進行優先開發建設,旅游景點的開發和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1999年的國慶“黃金周”標志著國民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景區成為各地旅游發展最主要的核心吸引力。2007年,國家旅游局在全國開展5A級旅游景區創建試點和評選工作,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和華清池、黃帝陵成功創建為首批國家5A級景區。到2009年時,陜西文化旅游、紅色旅游、自然生態旅游和溫泉旅游四大系列產品逐步形成,陜西旅游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出行方式的改變,旅游從單一景區逐步發展為全域,旅游業態也逐漸多元化,旅游和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也成為旅游發展的一個方向。經過40年的發展,我省旅游產品體系日臻完善,旅游基礎服務設施不斷提升,目前共有A級旅游景區423家,其中5A級9家、4A級110家、3A級256家、2A級46家、1A級2家,省級旅游度假區12家,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3家。
119家高等級景區成中堅力量
陜西旅游發展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依托陜南、關中、陜北三個氣候帶、三大自然景觀區,著力打造歷史文化體驗旅游產品、鄉村休閑旅游產品、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產品、自然觀光旅游產品、節慶會展旅游產品、休閑娛樂旅游產品、紅色文化體驗旅游產品、專項特種旅游產品,推動由觀光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聚集全球目光、創造多次消費,讓天下游客領略“人文陜西·山水秦嶺”的獨特魅力。
從最初政府重點建設的20幾處景區,到目前的423家A級旅游景區,旅游景區的供給逐年增長。現在高等級景區119家,成為我省旅游接待的中堅力量。除了傳統的歷史文化景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雁塔大唐芙蓉園、城墻碑林歷史文化景區,自然生態景區華山、太白山外,樂華城、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白鹿原、九龍山等新的景區不斷充實陜西旅游產品,形成了以自然資源、歷史文化和博物館為主,休閑度假、鄉村旅游、紅色旅游、主題游樂、工業旅游等為補充旅游產品的布局,為游客提供了更豐富的旅游選擇。
旅游特色演藝打造新的增長極
2006年華清宮大型實景演出《長恨歌》的推出并大獲成功,為我省旅游景區展示文化內涵探索了一個方向,《長恨歌》現在已經成為來陜旅游者的一個必看演出。2017年《長恨歌》實景演出服務規范成為國家標準,景區實景演藝的管理走向規范。陜西《延安保衛戰》《延安保育院》《出師表》《法門往事》《延安記憶》《12·12西安事變》《延安·延安》《阿良的長征》《歌從陜北來》《陳爐古鎮》《商韻·古道風》《秦風楚韻》《雙戲樓》《七劍下天竺》《漁鼓聲聲醉賓客》等精品演藝、影視劇目近些年相繼推出,并受到市場好評,成為陜西旅游市場的一個亮點。這些演藝項目深化了陜西旅游的文化內涵,增強了對游客的吸引力,提高了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新業態蓬勃發展提升旅游體驗性
陜西省深化實施“旅游+”,旅游新產品、新體驗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推出。鄉村旅游發展迅猛,溫泉旅游、滑雪旅游、健身旅游、工業旅游、養生旅游、研學旅游等逐漸成為旅游市場的新寵。袁家村鄉村旅游成為全國行業典范;延安黃河壺口旅游區通用航空旅游項目成為國家首批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大荔縣同州湖景區以體育旅游為核心,建成了環湖自行車高速公路、網球運動公園等設施,定期舉辦國際馬拉松、自行車、競走及龍舟皮劃艇等賽事,被國家旅游局及國家體育局認定為首批“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創建單位;已連續舉辦了22屆的城墻國際馬拉松比賽,被認定為“國家體育旅游精品賽事”。銅川被列為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陜西歷史博物館被命名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張裕瑞那城堡酒莊被命名為國家工業旅游創新單位等。新業態豐富了陜西旅游的產品結構,為旅游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旅游體驗。
紅色旅游井噴式增長
從200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開始,一種新型的旅游產品——“紅色旅游”悄然進入國內旅游市場,到2018年全省紅色旅游景區接待旅游者2.11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845億元,紅色旅游已經成為陜西旅游新的經濟增長點。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省紅色旅游品牌建設成效顯著,西安-洛川-延安-子長-榆林-綏德被列為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我省有紅色旅游景區177家,延安革命紀念地景區2017年被列入全國5A級景區創建名單,西安事變舊址等13個系列39個景區被中宣部等13個部局委辦列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延安保育院》等紅色旅游演藝、書籍等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豐富了紅色旅游的內涵;紅色旅游講解在全國旅游講解大賽中屢次獲獎;累計1000多億的資金投入紅色旅游的發展,有力推動紅色旅游產品開發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紅色旅游已經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大眾化、常態化的新方式,全省旅游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視頻排行榜
-
2018-12-28 10:1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視頻熱門推薦
-
2018-12-28 10:1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