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滾動:歐盟加快布局CCUS促進實現凈零目標
歐盟作為全球推進氣候治理和能源經濟轉型前沿的經濟體,也是包括碳捕集與封存/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S/CCUS)等低碳技術研發、推廣和使用的先鋒。近年來,歐盟不斷推動在CCUS領域的政策制定以及產業扶持,歐洲頭部能源企業或科創企業也積極參與這一市場,取得一定進展。
推進戰略規劃加大政策支持
CCS技術一般是指捕集從點源污染(如火力發電廠)產生的二氧化碳,將它們運輸至儲存地點并長期與空氣隔離的過程,某些項目則在探索對所捕集二氧化碳的利用。但目前來看CCUS并非主流,英國智庫“E3G”建議以CCS指代相關技術,但歐盟機構往往更傾向于使用CCUS概念。
(資料圖片)
科學界和產業界很早就在探索CCS幫助全球減排的可行性和潛力,而歐盟也成為了相關政策制定的先驅。2009年,歐盟就出臺“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指令”,制定二氧化碳安全運輸和儲存的監管框架。2018年,歐盟修訂“可再生能源指令”,就可再生能源以及非生物來源的可再生燃料制造過程中的二氧化碳儲存提出監管政策方案。
2021年12月,歐盟委員會出臺“可持續碳循環”政策文件,列出了支持CCUS的關鍵行動,包括評估2030年后歐洲地區及國家層面CCUS跨境基礎設施部署需求。
2022年11月,歐盟委員會出臺“建立碳清除量認證聯盟框架”政策文件,促進工業CCUS技術創新,如捕獲空氣中或者生物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并永久儲存在地質構造中。與此同時,歐盟也積極探索就推進CCUS產業制定專門發展戰略。2022年10月,歐盟委員會能源委員西姆森表示,歐盟將制定CCS相關產業發展戰略。
2023年6月,歐盟委員會啟動了相關公眾和利益相關者咨詢,預計將于2023年第四季度發布。同時,歐盟還計劃提出宏偉的CCUS目標。西姆森在2022年10月挪威舉辦的CCUS論壇上指出,歐盟委員會模型評估認為,歐盟需在2050年每年通過CCUS技術處理3億—6.4億噸二氧化碳,才能實現碳中和目標。而在2023年3月歐盟制定的綠色產業政策文件“凈零工業法”中,歐盟首次提出至2030年將通過CCUS技術每年封存至少5000萬噸二氧化碳的法律約束力目標,并將CCUS列為綠色轉型的關鍵技術之一。
歐盟在投資和產業發展機制等方面對CCUS進行了一定的扶持。投資方面,歐盟一方面是以“創新基金”進行扶持。2022年7月選入“創新基金”的17個項目中,有7個屬于CCUS項目。2022年11月,歐盟委員會將“創新基金”規模提升至30億歐元。2023年3月,“創新基金”第三次征集項目中亦有多個CCUS項目。另一方面,歐盟利用其科研資助扶持計劃“地平線歐洲”,推進CCUS技術發展,“地平線歐洲”下的“氣候、能源和交通”及“數字、工業和空間”科研集群均涉及CCUS相關項目。在產業合作方面,歐盟在2021年推動建立了CCUS論壇,發展相關項目網絡及推進知識共享進程,推動產學研各方面參與其中。
在基礎設施領域,歐盟將CCUS基礎設施列入跨歐洲能源網絡,相關項目能夠申請歐盟產業領域“共同利益項目”資格,進而獲得資助歐洲基建的“連接歐洲基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多個項目得到“共同利益項目”框架支持。歐盟還準備就CCUS基礎設施在運輸、儲存、網絡等方面的監管制定詳細規劃,并成為CCUS相關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企業積極參與搶抓發展機遇
從產業界的反應看,歐洲大型能源企業以及中小型CCUS專門企業都在積極投入這一行業,從而成為挖掘行業機遇以及實現企業層面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根據歐盟CCUS技術和創新平臺ZEP的統計,截至2023年6月,歐盟成員國以及英國和挪威共運營74個CCUS項目,其中多個項目具有突破性意義。
2020年11月2日,bp、埃尼、艾奎諾、殼牌和道達爾能源等能源公司,共同實施一個大型CCUS項目,通過管道將油氣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輸送至英格蘭東海岸的蒂賽德和亨伯工業區,經壓縮后儲存于北海海床下方,計劃每年捕集1700萬噸二氧化碳及其他工業排放物。
2021年11月,法國液化空氣集團與德國巴斯夫計劃開發全球最大的跨境CCS項目,推動減少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口產業集群的碳排放,計劃在項目運營的前10年里減少142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2023年3月,全球范圍內首個跨境CCS項目“海綠石”在丹麥投運。該項目計劃將在比利時捕集的二氧化碳,運輸至丹麥北海海底永久封存,預計每年永久封存800萬噸二氧化碳,德國也有意在運營成功后加入該項目。此外,挪威已宣布啟動“北極光”項目,計劃在2024年開始接收和封存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的二氧化碳,最終目標是年封存量超過1000萬噸。
具備先發優勢但仍面臨挑戰
目前看,歐盟及全球CCS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伍德麥肯茲高級研究分析師露西·金指出,盡管CCS產業保持增長勢頭,但要實現2050年氣候目標,全球CCS產能規模還需要至少增長7倍。
歐盟CCS產業仍具有一定先發優勢。一是技術較為領先。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報告指出,目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以及美國和英國在CCUS技術儲備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并且這些國家規劃了試點項目并制定了所需的監管框架。二是具備良好地理條件。大規模使用CCS技術需要巨大的地質存儲能力,而英國、荷蘭和挪威等西北歐國家已經發現了合適的沉積盆地,特別是北海地區海上油氣開發后形成的地層空間,有利于推進二氧化碳封存。
然而,歐盟CCS產業發展仍然面臨一定挑戰。首先,CCS項目的盈利能力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雖然企業希望通過CCS技術推進其自身減排進程,然而仍面臨較大成本挑戰。當前應用CCS技術每捕集1噸二氧化碳的成本約為100—600歐元。雖然歐盟2023年2月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已經突破每噸100歐元,但CCS項目的經濟性仍難以和直接購買碳排放權相比。
其次,CCS仍需要更多的直接支持。西姆森表示,缺乏資金、基礎設施和監管阻礙了該技術的更廣泛部署。清潔空氣工作組(CleanAirTaskForce)評估認為,歐盟到2030年在CCUS技術上承諾與實際到位的資金的差距將達到近100億歐元,而近期歐盟僅承諾為CCUS項目提供30億歐元的資金支持。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報告指出,至2050年歐洲地區應用CCS技術的成本將達到3200億歐元,僅基礎設施領域就需增加500億歐元,成本降低的速度將決定大規模推動CCS技術應用的速度。歐盟仍嚴重缺乏儲存和運輸二氧化碳的必要基礎設施,將極大影響企業推進項目、加強投入的積極性。為此,諸多企業對CCUS在歐盟的發展前景并不抱樂觀態度,表示CCS不太可能在2035年之前得到大規模使用,同時呼吁歐盟政策制定者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可以在短期內減少排放的解決方案上。(作者:董一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3-06-27 08:4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3-06-27 08:4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