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縣域經濟:浙江“吊車尾”如何否極泰來越走越順_環球新動態
“走走泰順,一切都順”,是泰順人經常講的一句話,也是泰順旅游的推廣口號,然而地處浙閩邊界山區的泰順,首先在交通上就不是那么順。
2020年,泰順通了高速公路,拼起浙江省陸域高速公路網絡的最后一塊拼圖。泰順境內重巒疊嶂,即便是城區主干道依然“地無三尺平”。走在城里,上上下下的坡度讓人聯想起“8D魔幻之都”重慶。受交通與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泰順的發展曾一度在浙江“吊車尾”。
(相關資料圖)
2023年第一季度,默默無聞的泰順闖入大眾視野:縣域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5%,達到30.49億元,增速居溫州市第二。這并非奇跡降臨,是泰順多年的摸索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
九山半水的“屏障”文章
泰順以山水為骨,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境內散布179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形成一道“屏障”。得益于此,泰順縣森林覆蓋率達76.9%,康養宜居,孕育出靈明之美,但復雜的地理環境也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泰順的優勢在哪里?當地政府幾經思量,將目光放到了身邊的山山水水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泰順人逐漸認識到,與其羨慕他人,不如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生態路。2011年,泰順縣第十三次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堅持“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總戰略;2016年確立“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發展戰略,繼續堅持生態為先的同時,將發展的思路轉向有著“無煙產業”之稱的旅游業。“十四五”期間,泰順確立“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產業強縣”戰略,以產業強縣作為綠色高質量趕超發展的核心支撐。
正因生態環境是唯一底牌,泰順縣綠色發展的信念無比堅定。持續實施“五水共治”、生態大搬遷等行動,堅持與自然友好共存,縣域PM2.5均值、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等指標常年位居浙江前列,連續獲評國家級生態縣、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成為“中國天然氧吧”之一。泰順縣發改局黨委委員吳蕓蕓告訴我們,近幾年,泰順縣政府出于對環境和能耗問題的考量,已累計將100余個投資總額70億元以上的招商引資項目拒之門外。
交通的不便,讓藏在深山里的古廊橋、古民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完好。優越的生態環境疊加鮮明的地域特色,讓泰順在發展旅游業上順風順水。
2022年,泰順創建的浙南閩東唯一一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獲評浙江省旅游業“微改造、精提升”最佳案例,并位列浙江山區26縣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第二名。
好山好水成就旅游招牌
地方政府在生態保護上的堅持、在發展旅游業上的引領,也得到了群眾的響應。
2004年,帶著村民依靠養豬致富的司前畬族鎮左溪村村民藍學許毅然決定轉型。“村子里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為什么不能在家門口發展綠色經濟?”他辦起農家樂,做起觀光休閑農業。乘著縣里發展旅游業的東風,藍學許和村民們辦的農家樂升級成了民宿。如今的左溪村,屋舍儼然,“青瓦土墻藍腰帶”,家家戶戶都開起了具有畬族風情的民宿,每家的年均收入近20萬元。
不僅是左溪村,民宿已成為泰順旅游業的一張名片。據不完全統計,泰順目前擁有各種類型的民宿超過200家。
良好的自然環境吸引了民宿從業者開辦民宿,而政府和各部門則呵護推動著民宿產業發展壯大。
2015年,在上海打拼的吳春華因為身體原因回到泰順,在好山好水中休養的同時,也萌生了讓更多人享受這山水的念頭。于是,他租下筱村鎮坳頭村整個山頭,逐步開辦起文、農、旅結合的“筱村公社”。為了解決交通問題、扶持筱村公社發展,泰順縣政府投資2000萬元拓寬盤山公路。
“電?現在基本不會停電。電不能停的,一停電客人都要跑光了。”聽我們問起用電的事,吳春華笑著說。這份輕松背后是電力的“不輕松”。
國網泰順縣供電公司總經理趙璞告訴我們,泰順地處山區,因海拔高,年均落雷近5700個,給電網線路運行帶來很大影響。近幾年,供電公司下大力氣實施供電可靠性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將該縣的供電可靠性從99.8993%提升到99.9552%,并逐步推廣無人機立體巡檢等智能化技術,提高山區線路運維水平和故障搶修效率,將戶均停電時長壓降了55.4%。這才有了吳春華在用電上的放心。
從筱村公社向西南方向出發,駕車10分鐘左右,就到了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徐岙底。2020年,溫州的謝懌雪正是看中了這座古村落的生活氣息,在此打造了“墟里·徐岙底”高端民宿。不讓村民搬遷,不追求網紅打卡,這里創造了一處保留鄉村煙火氣與鄉村生態的“烏托邦”社區,徐岙底村的月均用電量也由之前的幾百千瓦時躍升到兩萬千瓦時。
電力也一同守護這份原生態——架空線路入地,電纜井蓋板變為與古村道路一致的鵝卵石井蓋,入戶線穿上絕緣套管躲到了屋梁的背面,配電房外觀設計三易其稿,最終在竹林中與村景融為一體……
今年五一期間,泰順全縣民宿入住率達88%,民宿業收入占第三產業的28%。
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營商環境為泰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游項目。2018年,泰商企業億聯集團投資開發華東大峽谷氡泉旅游度假區,創下浙南歷史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旅游招商項目紀錄。2022年,泰順廊橋—氡泉旅游度假區升格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這塊“國字招牌”再為泰順“生態立縣、旅游興縣”增添底氣。
千山萬水悄然“向綠”
在各方努力下,泰順“綠色崛起”的模式越走越順,以生態為中心的“綠色”變化在各行各業悄然發生。
在毗鄰福建省福鼎市的彭溪村彭月工業園區內,康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3條黃梔子冷凝皂全電生產線正有序運轉。這里每天可以生產8000塊冷凝皂,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浙閩邊界有400多年的黃梔子種植歷史。受益于緯度位置和氣候條件,這里的黃梔子品質很高,但受交通和產業鏈因素影響一直面臨難銷、滯銷的問題。2016年,康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探索“觀光工廠+種植+旅游”的生態工業模式。當地的黃梔子不光有了穩定的銷路,價值還提升了五六倍。
“冷凝皂被稱作‘皂中茅臺’,要在特定溫度、濕度下儲藏皂化,對供電質量要求很高。”康鴻生物廠長林麗姿告訴記者。2020年,在新廠動工之際,彭溪供電所主動提前介入,為廠里新增了2臺315千伏安變壓器,還將一回橫在新廠廠址中間的35千伏線路進行了遷改。
傳統企業也在向綠而行。在泰順縣第二高峰——柳峰尖山腰的一鳴生態農業牧場內,奶牛正在裝了光伏板的牛舍內悠閑地吃草。2022年5月,泰順供電公司主動服務該牧場,利用牛舍閑置的屋頂資源鋪設了20畝光伏板,總裝機容量1.3兆瓦,年發電量140多萬千瓦時。“棚下養殖、棚上發電”的新型生態農業,讓牧場每年減少10余萬元電費支出。
傳統竹木加工企業利眾竹木也在供電公司的幫助下裝上了屋頂光伏。“不僅可以發電,裝了光伏板的廠房夏天還更涼爽了,我們想給其他幾間廠房也裝上光伏板。”該公司負責人林觀武說。
在生態立縣的背景下,泰順供電公司加快建設全綠電、自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打造屋頂光伏、牧光互補、茶光互補場景,加快推進“小水電之鄉”水電資源并網。截至2023年4月,泰順光伏并網裝機總量突破5萬千瓦,并網水電裝機容量達24萬千瓦。2022年,泰順縣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超94%。星羅棋布的綠色資源助力著全域綠色發展。
綠色理念也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在泰順城區,電動汽車“3分鐘充電圈”已經建成。這意味著在泰順城區任何地方,1.5千米內就能找到一個充電場所。同時,所有鄉鎮也都實現了充電樁覆蓋。趙璞介紹,泰順供電公司通過小區公共充電設施統建統營、私人產權充電設施共享充電、居民區臨街充電設施聯合共建3種模式,加快布局電動車充電網絡。當前,泰順的充電樁數量與新能源汽車數量比達1.08:1。
走在生態發展之路上,泰順山山水水,美美與共。如今,高山深處仍有人家,古村落中建起民宿。加大電網改造力度,不斷提升山區電網供電可靠性,依然是趙璞案頭的重要工作之一。
“走走泰順,一切都順”,這不只是泰順人對來往游客的祝福,也是泰順對自身順利發展的期盼。(徐梓沐 雷莊智)
責任編輯:許燕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5-29 17:5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5-29 17:5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