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論壇丨CCUS投資可產生多方面效益 今日快訊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是未來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中國碳經濟成本曲線決定了發展CCUS技術將有助于實現碳達峰,也是碳中和的必然技術選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如果不采用CCUS技術,要實現本世紀末全球溫升不超過2攝氏度的減排目標,估計整體減排成本增幅將高達138%。對于CCUS的研究和討論多集中在CCUS在碳減排中的作用、技術、經濟成本、產業化發展和政策支持,CCUS所產生的社會效益較少受到關注。
CCUS作為一項新型低碳技術投資,對能源結構調整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經濟增長表現為實物的增長、價值的增長和人口的增長,其過程就是經濟要素在經濟單位和地區之間的流動和累積。其變化也反映為投資和收入的變化,即經濟增長實質上是投資和收入的函數——投資直接推動了增長的開始,而收入則間接影響著增長的需求,兩者相輔相成決定了經濟增長的方向和速度,這就是乘數原理的基本作用。
帶動經濟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CCUS包括碳捕集、碳運輸、碳利用和碳封存等多個技術環節,各個技術環節都與工業生產活動緊密關聯,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的產業有50多項。
碳捕集指的是利用吸收、吸附、膜分離法和富氧燃燒法等技術將碳從生產設施中分離并捕集的過程,通常與高碳排放設施結合,如燃煤電廠、石油煉化廠、水泥廠和鋼鐵廠等。這些產業都需要利用碳捕集技術來降低自身的“高碳性”。CCUS投資既能夠發生在現有高碳排放設施上,通過舊項目改造的方式將碳捕集安裝至生產設施上,實現生產“低碳性”;也能夠發生在新建高碳排放設施上,建設包含碳捕集能力的新項目。
碳運輸指的是通過管道、罐車和船舶等方式將捕集到的二氧化碳輸送至碳利用或碳封存的場所。由于碳捕集和碳利用與封存基本上不在同一個地方,碳運輸環節是CCUS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與水泥廠、鋼鐵廠和物流行業有關。水泥廠與鋼鐵廠為CCUS投資建設適合的運輸管道提供所需要的建筑材料,物流行業則是在管道運輸無法發生或運力不足時承擔運輸碳的角色。
碳資源化利用指的是將碳作為原材料生產其他工業、食品或化工用品。工業化應用是目前二氧化碳的主要應用方向,應用范圍比較廣且要求純度相對低,包括被用于制作消毒劑、植物生長刺激劑和充當焊接保護氣等。食品行業應用規模比較小且要求純度相對高,能夠被用于制作碳酸飲料、啤酒添加劑、充當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惰性保護氣體,以及食品運輸中的冷凍氣體等。化工應用目前受到二氧化碳運輸與倉儲的限制而方向有限,主要被用于生產尿素、二氧化硅和晶體碳酸鈣等化工品。目前,碳資源化利用需求量較小。
碳地質封存與地質利用指的是將二氧化碳注入深部地質儲層封存,如煤層、油氣層和咸水層,并可以實現驅油和驅氣的目的。碳地質封存能夠使得過去被遺棄的油氣田重新找到用武之地,而碳地質利用能夠提高石油、天然氣的采收率,增加油氣開采效率。目前,大部分捕集的二氧化碳用這種方式儲存。CCUS的投資直接推動這些產業快速發展,對經濟產生第一輪拉動;而這些產業的增長又需要其他與之密切相關的行業的支持,因而產生新一輪的經濟拉動作用。如此循環傳導,CCUS的乘數效應拉動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增長。
拉動多輪就業
CCUS作為一項跨部門、跨領域的大規模技術投資,可通過直接、間接以及引致三種方式創造就業崗位并提高就業質量。
最初,CCUS技術使得煤電、油氣、鋼鐵、水泥、生物質能等目標產業短時間內發展有所保障,生產規模和吸納勞動力的能力逐步增長,對就業產生第一輪直接拉動。
隨著CCUS技術的規模化部署,可通過上下游產業的交易間接創造就業,主要集中在化學制品、金屬等加工業和制造業。這種乘數效應在經濟集聚效應強的地區效果更為顯著,并由于就業人員的收入增加,迅速產生對餐飲、起居、交通、醫療、教育和商業服務等各類居民日常生活服務的需求,從而在服務業部門產生新一輪的就業拉動作用。
如此循環傳導,大量的企業或地方政府會通過技術轉讓或模仿等途徑部署CCUS及相關技術,企業數量與產量的增長促使CCUS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不斷衍生出新的專業化生產工作,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
提升產品競爭力
隨著全球碳中和的不斷推進,“控碳”已經成為國際貿易領域中的一種新的政策性壁壘,碳排放量的多少將直接影響出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CCUS發展離不開能源的使用。作為一種新興且具有前瞻性的減碳技術,CCUS不僅能夠實現傳統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還能與氫能、生物質能等實現耦合,有效拓展清潔能源的應用空間,在國際貿易中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同時,還有助于拉動上游產品需求,并為下游產品低碳轉型提供有力的市場支持,形成新一輪的競爭優勢。
CCUS的投資同樣具有擠出效應,即政府投資的增加所導致的私人投資的減少。一方面,CCUS的投資直接增加了貨幣需求,導致利率上升,進而對私人投資產生了擠出效應。另一方面,行業間的就業乘數效應并不一定為正,如制造業就業機會的增加會提高城市的總體工資水平,進而抑制其他行業的勞動力需求,對其他行業的就業程度產生了擠出效應。這種擠出效應在勞動力供給缺乏彈性的時候更為顯著。
CCUS作為平衡減碳與保供矛盾關系的關鍵技術手段,不僅有助于能源結構優化調整,還將推動整個社會經濟長足發展。綜上所述,CCUS帶來的社會效益包括三方面:第一是通過投資的乘數效應拉動經濟增長;第二是拓展和延伸了低碳技術產業鏈,通過直接就業、間接就業、引致就業三種方式,逐步形成從目標產業到制造業再到服務業的多輪就業拉動,增加了新的工作崗位,產生了就業乘數效應;第三是實現上中下游產業鏈的清潔固碳,有利于推動我國工業體系的高質量發展和外貿產品的升級換代,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因此,立足區域發展差異的基本國情,考慮CCUS的社會效益或將成為制定有效經濟激勵政策的基礎,需要引起深思。
【作者: 梅應丹 劉琦 姜大霖 梅應丹系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劉琦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大霖系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能源市場分析研究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責任編輯:周小博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1-20 13:50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1-20 13:50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