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運協會第10屆內河航運國際學術會議在南京舉行
(資料圖)
支撐航運綠色高質量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國際航運協會第10屆內河航運國際學術會議在南京舉行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記者 許盼)10月19日至21日,國際航運協會第10屆內河航運國際學術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江蘇南京舉行。水利部副部長朱程清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水利部門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實現大幅度提升,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深層次變革,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支撐航運綠色高質量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截至2021年底,中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8萬千米,已建內河通航建筑物900余座,水運基礎設施總體規模保持世界第一。形成了長三角、津冀、粵港澳等世界級港口群,基本建成了以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京杭運河等主通道和長三角、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為主體,干支銜接、區域成網、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道體系。
“我國是傳統的水運大國,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兼水運局局長李天碧在致辭中表示,要不斷升級發展理念,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他認為以國家高等級航道和主要港口為主體,重點要在“補齊短板、促進融合、提升服務、強化創新、綠色轉型、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著力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向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向創新驅動轉變,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水運是現代交通運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運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比較優勢,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通道和關鍵節點?!敝袊\建設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徐光表示。
開幕式后,10位國內外航運和水利知名專家聚焦“綠色水運和可持續通航”進行了主旨報告,充分交流內河航運近期取得成就和最新發展趨勢、未來面臨挑戰和相關解決措施。
內河航運國際學術會議是國際航運協會重要專業學術交流活動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本次是該會議首次在歐美以外的國家舉辦,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與國際航運協會共同主辦,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等單位為會議合作伙伴。據悉,共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相關國際組織的近200位代表參與本次會議。
責任編輯:陳晨
關鍵詞: 學術會議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2-10-27 15:5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2-10-27 15:5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